從我手中的資料顯示做招聘統計分析主要有以下各個方面:一是招聘渠道分析;二是單次招聘活動效果分析;三是單位招聘成本分析;四是及時到職率分析。您在這方面是最專業的,您認為呢?
招聘渠道分析,主要是通過對在各種招聘媒介中發布招聘信息,收到符合應聘條件的有效簡歷進行分析。一般是看咱們招了多長時間,費用多少,收到多少份簡歷,符合條件的簡歷數有多少,折算下來,單位簡歷的成本是多少,可以列一個表格可以較好反映某一特定崗位應在哪一種招聘渠道從事招聘會收到理想的效果。而且我們可以將不同的職位進行單次招聘活動效果分析:簡歷數量、有效簡歷數量、最終錄用人數,可衡量每一次招聘活動的成效。
單位招聘成本分析:招聘成本可分為直接招聘成本和間接招聘成本。直接招聘成本包括開展招聘活動的直接費用,如報紙廣告費、招聘人員差旅費等。間接招聘費用則包括參加面試的面試官的時間成本及為準備招聘而付出的各項時間勞動成本。
招聘有效度可用一個數值反映。一般企業會采用在某一招聘周期的錄用人數作為參考值。但筆者認為,由于錄用人數職位有高下,招聘難度不同,難反映真實的招聘情況。所以,筆者建議,用企業在某一招聘周期的所錄用人數的薪金總額作為參考,可更直接而有效的反映出每一個時間段內的招聘有效度。
例1:M公司2009年2月份參加三場招聘會,刊登兩次報紙招聘廣告,其招聘費用合共為64000元。招聘結果如下:錄用財務主管1人,月薪8000元,文員3人,月薪共3300元;技術工人4人,月薪合共4700元。則M公司在2009年2月份的招聘有效值為:(1) 64000元/(1+3+4)=8000元/人。
表示每招聘一人,則須付出招聘成本為8000元。
(2) 64000元/(8000+3300+4700)=4.表示每招聘人工價值為1的成員,須支付的招聘成本為4.
例2:T公司2009年2月招聘情況如下:
(1)參加一次招聘會,招聘成本(展會費+差旅費)合計為4480元。通過此招聘會,招聘到職技術工人為2人,月薪合計為2800元。
(2)刊登一次報紙廣告,招聘成本為3000元。通過此廣告,招聘到職文員一人,月薪合計為1200元。
(3)通過獵頭招聘到一技術研發員,獵頭服務費為12000元,技術研發人員工資為8000元。
則各個崗位的招聘成本可列計如下:
(1)技術工人:4480/2800=1.6;
(2)文員:3000/1200=2.5
(3)技術研發人員:12000/8000=1.5
通過此項分析表明,此次招聘文員的成本為最高。
同時,可計算各個招聘渠道的招聘成本如下:
(1)招聘會:4480/2800=1.6
(2)報紙廣告:3000/1200=2.5
(3)獵頭:12000/8000=1.5
通過此分析表明,在各個招聘渠道中,獵頭這個招聘渠道的性價比是最高的。相反,報紙廣告在各個招聘渠道中是最不經濟、最不劃算的。
四、及時到職率分析
及時到職率分析,是指人力資源招聘人員從收到空缺職位招聘需求表,到完成此職位所需的招聘天數統計。此項分析反映填補某一空缺職位開展招聘活動的時間的長短。
例:P公司2009年2月份完成的招聘職位如下:(1)財務主管:收到需求申請表為2009年1月4日,招聘人數為1人,人員到職為2月1日(招聘天數28天)。
(2)技術工人:收到申請表為2009年1月15日,招聘人數為3人,1人于2009年2月1日到職(招聘天數為16天),2人于2009年2月13日到職(招聘天數為28天)。
及時到職率為:(28+16+2*28)/(1+3)=25天。表示平均每個崗位需進行25天的招聘方可到職。